用户中心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人物 >> 正文

传承大工记忆,勇担时代重任——任吉中:大工人的兴校强国之梦

时间:2017-10-15 作者:

当青春邂逅年华,当相距经年的两代人对话,相信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启迪。

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赴辽宁省大连市传承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走进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寻访了1994届校友(硕士毕业)任吉中研究员,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了他眼中的大工记忆。

任吉中,47岁,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基地主任,主要从事膜制备与膜过程的研究与开发。

到达采访地点,我们看到探访对象任老师早就在门口等候着我们的到来,他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为我们准备了驱寒的热茶。这天上午,我们就在这悠悠茶香中聆听任老师的大工记忆。

求学记忆

“我们念书的时候,化工学院在一二九街那里,上课和住宿都在那边。那时还有候没太多玩儿的,只有周末才能看看录像、跳跳舞,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学习,大家都特别刻苦、特别踏实。”

自从1988年入学以来,任吉中便开始了不怕难不怕苦的大学学习生活。被分到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之后,他明显感觉到了学业上的压力。每个专业都有那么一两门难以攻克的神课,当年的化工也不例外。《化工热力学》就是神课之一,学起来难,挂科的同学也多。他深知越难的科目越得使劲学,终于在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好成绩。

谈到在大工最大的收获时,任吉中说“大学里学到的其实不是具体哪科,而是一种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工作以后需要不停地学习新技能,有了这种能力,工作就得心应手了。”

红色基因

大工给任吉中校友留下的又一印象则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也常常学习校史,大工师生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历时650天完成主楼建设任务,这让我印象特别深。”

大工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实干苦干求发展的精神内核,见证了大工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大工的血脉,激励着每一个大工人为兴校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任吉中校友同样深深地被此鼓舞着,走出学校之后真正地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殷切期望

任吉中校友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学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期待,让正处于迷茫的我们对“大学该怎么过”有了想法。“大学这几年怎么走取决于大家对以后的筹划和发展,现在路非常非常多,先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安排调整一下应该做一些该做的准备,一步一步走好自己规划的路,因为规划的好一点,准备的多一点,走起来就相对于容易一点。”最后,他鼓励我们:“大学是一个培养能力的地方,希望你们能够学有所成,实现理想,为大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后记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说到校园生活时,看到任吉中校友对青春的怀念,当谈起学术研究时,我感受到他内心的责任,当谈起红色基因时,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对大工学子的殷切希望,希望我们传承大工骨子里的红色基因,为与共和国同龄的母校增光添彩的心情。

他理解我们对未来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与迷茫,他说他希望能与我们分享他的经历,为大工学子的成长起到一些参考。他向我们讲述了他求学期间的一些故事,并告诫我们大学的学习绝对不能松懈。此外还给我们展示了研究成功的一种膜的样品,让我们增长了见识。

这是一次探访科研先锋的行动,也是一次聆听教诲、受益颇多的谈话,更是我们学习和传承大工精神品质的一个正确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大学生们寄语道:“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进行了本次探访后,我们一定要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努力成为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传承属于大工人的学习品质与红色印记。

上一条:【2016校友年度人物】刘明哲:架起母校与校友间的温暖桥梁 下一条:【2015校友年度人物】李欣、张生言、包嘉会:大工合伙人

关闭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地址:中国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